close

四正勤淺釋-網友分享

 

所謂四正勤,主要內容有四項:一、已生之惡令斷;二、未生之惡令不起;三、未生之善令生;四、已生之善令增廣。總歸一句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佛教對善惡的定義,不是經由個人主觀感到舒服或不舒服來評定,而是從覺察的角度,檢視其是否有助於自他貪、嗔、癡的調伏來決定與判斷。

佛教對惡,大致分為二類:一是已生之惡,另一種是未生之惡。所謂已生之惡包括不節制、冷漠、嫉妒、自我中心、散亂、昏沉等種種不良習性,簡稱五蓋。所謂已生,指的是已經意識到的不良行為,不當語言和散亂、不清楚的思維,這些身、口、意全是人內在貪、嗔、癡沒有調伏的現象,通通歸屬於已生之惡的範疇。

佛教之所以要去惡,主要原因在於會導致種種苦惱與干擾。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會碰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情況,例如與人發生意見爭執或感情糾紛;別人身上出現一些我有不順眼的言行,或遇到對方無理的批評與譏謗,或者只是意見上與我不一致,多少都會讓我們產生內心的不舒服。實際上,這不舒服主要都是因為自己的嗔心,外在因緣只是一個導火線而已。此外,我們常常害怕失去健康、失去財富或害怕親友的突然別離;有時我們也會擔心老化、擔心遭到意外,意外傷亡確屬不幸,但其衍生的不安、恐懼,在佛教的觀點看來,卻都是與貪愛有關。所謂癡,就是不能清楚明白因果關系的真相,例如:對過去事情,心中一直有放不開的癥結和不敢面對的陰影,對未來存著無名的恐懼,因而引發種種固執挫折、沮喪、焦慮,這些都可歸類為佛法上的

每當我們必須集中精神開車、做事或看書時,常常會因為滿腦子轉著一些連自己都不太清楚的念頭,這些雜七雜八的念頭,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干擾,實際上卻很容易引起一個人的煩躁。當我們明明不想去想一件事,可是卻又情不自禁地想下去,干擾就會加倍身心的疲憊。這些現象可以歸類為散亂及其所引發的昏沉之苦。

由於人避苦趨樂的習性很強,很容易把苦惱干擾故意拋開,利用一些更強烈的刺激、興奮來取代內心的不安痛苦。實際上,這些用來取代內在不安的刺激,雖可以暫時忘卻煩惱,卻不能真正解除痛苦,反而使得煩惱糾結更加擴大延續。

所以修行的首要工作,就得先覺察並開放、勇敢地面對自己的苦惱不安,實實在在地觀察我們一天當中到底有多少情緒性的不舒服(嗔)、不節制(貪)與不專注、不清醒在干擾我們。經過仔細的觀察、深刻的體會,你會發覺我們一天當中時常會因某人、某事、某物合我們的意,或能為自己所擁有,而患得(怕不合意)患失(怕不能擁有)。當覺察的力量越來越強時,我們就越有能力及早發現種種苦惱不安的因素,越早發現,除去也越容易。

越能覺察苦惱的莠苗,精進力的基礎就越形強固。每一個人面對外境,對人的外表、衣著、談吐、聲調、語氣、動作、飲食、香水、運動、意見……等等,都有個人的好惡,這些好惡常是貪嗔的助緣,因為人的習氣常是順己則貪、逆己則嗔,如能預先熟悉自己的好惡,我們就不會輕易為自己的好惡所左右而下錯判斷,造成后悔和沮喪。好惡太強,情緒容易起伏,因而對人、對事、物也就容易下錯判斷。當一個人喜歡別人讚美稱許而討厭別人批評時,就容易對喜歡奉承的人產生好感而親近、信賴或貪著,對批評過他的人容易產生不滿而冷漠、排斥或嗔嫉,於是在對人的評價上就會因為本身的好惡而犯錯。

要怎樣才能減少好惡、調伏貪嗔呢?第一步是戒,戒就是節制並暫時的遠離對自我身心容易起好惡、貪嗔的外境。節制或遠離是為了便於覺察,不是壓抑,也非逃避。身體上,營養、運動、休息要適當,使身體遠離疾病侵擾;行為上,要多充實自己,不要浪費時間。語言上,沒有意義的話不要說,會后悔的話不要說。語言的影響力非常大,電影、電視、新聞媒體的影響力,盡人皆知,輕視自己語言的作用而不加以注意,是很糟糕的事。在思維上,避免做無用的白日夢、胡思亂想,常想到自覺覺他的目標,問自已是否走在通往目標路上。

有了戒的基礎,再來修定以培養注意力集中,有效率的達成目的。修定主要是增長我們觀察以及覺察的敏感度。有集中的注意力,就能加強覺察的力量,減少五欲攀緣的束縛;思考問題時,能減少情緒牽制;下判斷時,能減少散亂干擾。每天打坐或練習呼吸觀,可以加強定力。

有了定力,還不代表對事物因果關系就能有所洞察。蛇很有定力,但沒有智慧。智慧來自習氣覺察與因緣觀照,定力只是觀慧的工具。修慧的方法主要是要運用緣起觀。學佛的主要目的在斷自我中心的苦惱,所以在緣起觀上,需要多思考苦惱的因緣,了解苦惱的不必然性和不實用,進一步則分析苦的來源,然后訂立斷苦的目標,下定決心依照方法(八正道)去調伏苦惱。緣起觀實際上就是佛教修行的總綱領──“四諦。明曉苦的來龍去脈,找出真正的原因,才不致于重蹈覆轍,深陷苦海。初學佛法時,在思考緣起觀的運用上,也許還不能掌握得很好,所以最好在分析原因時,能多接觸善知識,善知識能幫助問題分析的準確性。

四正勤的第二層次是未生之惡令不起。未生之惡屬於不自覺的三毒(貪、嗔、癡)活動。平常很不易覺察,因為慾望和需要有時候很難劃分,什麼是不節制的標準?什麼是冷漠不關心的標準?一個人一天的時間只有二十四小時,要怎樣分配才算充實?要怎樣幫助人才算不冷漠?要知道答案,只有透過更敏銳、冷靜的覺察和更虛心、真誠的討論。

不自覺的行為、語言或念頭,並不是永遠都是不自覺的,只要肯下功夫,不自覺的通通可以變成自覺。一個人到了完全自覺的階段,就沒什麼下意識的行為、語言和念頭了。要覺察下意識,當下的警覺更加重要;當下不警覺,很快就忘了。這些被遺忘的東西,很快會變成下意識的干擾力量。即使在夢中也應時時提醒,因為夢境往往能展現出我們下意識的活動,例如:在上意識里,也許你覺得已原諒某一人的過失,但在夢中卻出現對對方不利的舉動,這表示在下意識中,你還是很介意甚至懷有惡意,沒有真正原諒對方。

四正勤第二大部份是有關努力行善的方面。佛教所謂行善,意思是幫助他人解決身心的困難(即佈施),以及幫助自己解決煩惱(修行)。至於如何產生動機努力行善?最主要的關鍵是來自做善事的喜悅,也就是所謂的法喜。

佛教對善也分為兩大類,已生之善與未生之善,兩者不同點在於一項是已做,另一項是未做。所謂未生之善,就是尚未做的修行與佈施,就個人修行來說,善,最主要是戒、定、慧的實踐;佈施上可分為財佈施、法佈施與無畏佈施,財佈施包括金錢、體力上對他人有實用、效率、慈悲性的幫助。所謂實用、效率意謂受幫助的對方真正受惠,而且對身心成長真的有所幫助、不是胡亂捐贈,有時反而增長一些投機份子的營私習氣,例如假借慈善機構名義做充飽私囊的盤算。慈悲的意義在於佈施的動機,應是為袪除苦惱而不是為求回饋,有了要對方回報的心,就難免多一分期待的不安。法佈施是佛法的弘法工作,弘法是一個修行人必經的過程,透過弘法,常常可以幫助自己理清不清晰的觀念,甚至還可在對方身上和互相討論中發覺問題,幫助自己更深一層的洞察;無畏佈施是助人免於焦慮與恐懼,這些都需要不間斷的學習。

未生之善如何令生?首先得先覺察自己在個性上是否有畏縮、任性、惰性的缺點,早日覺察,早日改善。除改進缺點外,積極充實知識與培養辦事能力,也非常重要。此外多與善知識切磋,以鼓舞修行動力。在金錢上要開源也要節流,不要因為貪小便宜或受購買欲影響或受廣告左右,浪費不必要的金錢。時間上的安排,最好有長期、中期與短期的目標來遵循,依照自己身心狀況,彈性地安排最適合自己的時間表,一個人是否有修行,有時可從時間上是否有妥善的安排來評定。

已生之善如何令增廣?回頭看看,評估評估自己做的修行和佈施是否真有助於自己與他人煩惱的解決,修行上是否有法喜的產生,法喜是精進活力的重要來源。進一步則要警覺是不是自我陶醉,自我陶醉是一種自我戀著,會阻礙修行進度和影響弘法績效。如果覺察到自己在修行上和佈施上做得不夠理想,那麼在能力、金錢、時間上的分配和自我戀著的觀照上,就得再加以調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紀老大姓名心理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