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與"低頭"之間

得意之時莫張狂,失意之時莫氣餒。人生得意之時不常有,每一次都是來之不易,高興是應該的,但不能忘形。失意的時候,不能亂了方寸,亂了心智,自己打敗自己。
有一個小故事,也許能給大家一啟示。大家都知道,野雞是一種很機警的動物,稍有風吹草動,立刻一飛了之。不用迷藥,不用狩獵工具,怎樣去捕獲野雞呢?
在英國農村流傳著一種非常有效的、古老的捕捉野雞的辦法,簡單而實用。農夫先在地上撒上一些谷粒兒,然后在谷粒兒多的地方拉起一張網,網和地面之間留有不到半米的距離,然后農夫就可以安心地去做別的事情了,只等著晚上回來收穫獵物。
野雞看到地上有許多谷粒兒,會小心地張望,確信四下無人,才飛到網子附近。先是小心翼翼地啄食谷粒兒,隨后膽子一點點變大。邊走邊吃,也顧不上抬頭,就這樣一直走到網子的下面。等到它們吃光了所有的谷粒兒,正身處網子的中央。野雞把頭高高抬起,準備振翅高飛的時候,自然是撞到網上,自投羅網了!
野雞此時陷入了困境,如果這時候它們肯低一下頭,就能從容地從網子下面安然走出。但是,被網子罩住的野雞驚慌失措,拼命掙扎,極力上竄,認定自己只能從這裡掙脫出去,把自己死死地鎖定在小小的網眼之中,直到筋疲力盡再也動彈不了為止。農夫來的時候,野雞只能乖乖地束手就擒。
野雞吃谷粒兒的時候,並沒有想要用自己的自由甚至是生命去換取一點食物,但是結果卻是如此,這值得我們深思。野雞的失誤是多方面的:開始時,野雞為了眼前的利益而低頭彎腰,一步步把自己引入農夫下好的圈套,誤入歧途;后來,在吃完所有的谷粒兒時,自覺得很了不起,非常有成就感,得意忘形而把頭昂得太高;最后,在遭遇困境時,應該低頭的時候沒有低頭,沒有認真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想到往高處飛,就因為自己的一時貪婪和愚鈍而葬送了自由和生命!
做人,何時抬頭?何時低頭?做事,是低頭去做?還是抬頭去做?我一直在思考,可是,思考的時間越長,心里越亂,心里越是亂,思考越是沒有結果,就這麼一直糊塗地堅守著別人的經驗,就是“抬頭做人,低頭處事”,在實踐中感受到這條經驗很適合我。
人一旦長大了,就註定與做人和處事打交道,運動在抬頭和低頭之間。主動者是虛心學習,被動者是通過教訓來慢慢體會,一般人都有過接受教訓的曆程。
在什麼山上唱什麼歌,這是常見的處事經典,現在時新與時俱進,但古往今來做人處事的靈活性往往像神通一樣的引人注目,但我總感到這種真正的靈活性不是一時三刻能學會的。
當下,當很多人發財致富之后,享受著神仙般的快樂,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在這些現象面前自感低人一等,覺得百事不如人,自願低頭。也有一些人,靠不正當的黑或灰色收入填滿口袋,卻在人前趾高氣揚,在大眾面前把頭抬的高高的,來顯示自己的能耐。
每一個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都要受到發達與落后、城市與鄉村、文明與愚昧、充實與空虛等因素的制約,人的自尊和自我在這個時代里,難見廬山真面目啊。
只有學習。從書本中去學,從社會這本大書中吸取營養,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積累經驗,在痛苦和挫折里豁然頓悟,人就會知道自己的責任,了解自己的份量,就會明辨是非,更能把握自己。
做人須誠懇,只有誠實守信,與人為善方能溶入這個社會中,才能被社會所認同,遇事思考“情、理、法”,不自欺欺人,就能時時抬頭做人。
處事的好壞重在做人,懂得做人之道就會低頭處事,懂得合作,懂得尊重別人,反過來又會提高處事的效率,效率提高了,更能增強做人的后勁。
抬頭做人並不是遇事稱英雄,更不是凡事佔上風,是一種大智若愚,是一種坐懷不亂,是一種自尊自信的樂觀心態。
低頭處事也不是無原則的迎合別人,更不是巴巴結結,應該是一種量力而行的努力。
無論處於什麼複雜的環境中,無論多麼的得勢或者失意,都要珍惜健康和自由,自尊和自信又是維繫健康和自由的前提。
不要因為自己堅守了做人的原則沒有得到什麼而后悔,不要羨慕那些張牙舞爪的人丟失了良知和正義沒得到報應而痛苦,時間是最公正的法官,曆史不會埋沒好人。
無論何時,只要地球還存在,承先啟后的做人使命會讓每個人都有緣分體會抬頭做人低頭處事的樂趣。
切記:無論你已經成功與否,低調去做人,高調去做事,你方可成大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紀老大姓名心理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