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字說明了整部心經的重點,我們用觀察,審思解釋這個字。其實在觀之前還有一個該做的動作就是也就是寂止與內觀。合稱止觀

【止與觀】必須同時的進行不能分開,先寂止而後靜觀或先靜觀而後寂止並無差別的意義,但在操作上有明顯的不同。

我們都理解生命的過程不外乎時間和空間所呈現的現象,萬物都活在現象之中,現象觸動感官系統產生身心認知,就是佛法所說的三界:色界.慾界.無色界。

觀自在就是觀察自己如何存在和展現於三界之間。並找到超越自在的方法,所以修行人應該遵照釋尊的開示:專一而努力的透過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臥,實踐觀察和體會緣起,性空的真理,利用對生住異滅因果輪迴的理解,以期自然的生起身心詳和.寧靜.喜悅的境界並影響週遭。

觀自在菩薩整句經文可以解釋成;對於生活中的物質現象對應感官覺受,所產生的身心反應做專一的觀察分析,並從中得到理解和體悟生命實相的實踐者。

釋尊進一步的告訴祂的弟子們要從四個層次觀察:

1.觀察事物型態的非專一性(身念住-觀身不淨)

 2.觀察事物引起感官的反應(受念住-觀受是苦)

3.觀察事物引發心識的變動(心念住–觀心無常)

4.觀察事物的多變性(法念住-觀法無我)

簡單的說,釋尊要大家從事物型態,相貌,感受,想法,和本質(...)四個層面作精微的覺察。

佛陀建議弟子們:練習止觀的技巧,應該從覺察呼吸(入出息念)開始,讓精神專一 (與專注不同,專注易引起緊張)與放鬆,當身心統一在相同的目標,而沒有緊張和情緒的時候,非主觀的覺觀能力就會穩定的提昇,對實相的認知就會越來越清晰。

  

佛陀提倡的止觀禪法,要求修行人隨時隨地的保持清楚.專一和安祥。時時刻刻的覺察自己的存在,隨時放鬆頭部和身體的緊張,同時嚐試擴大自己的覺知,接受當下任何東西的呈現,若有任何心智的偏移,即將注意力拉回到禪修的對像或呼吸上。

 

""代表意識活動。這部分的觀行,也就是觀察身體行動和靜止 ()及意識活動。佛法把人們的意識分為八種意識(也有的說九種意識)簡單的分別成表意識,潛意識,深層意識。

當實踐止觀禪法覺察身心靈的活動達到統一()與深入()的時候,覺知進入非常態的覺受和啟發。覺觀昇華為覺慧(般若)提昇了對事物更深刻更全面的認知,身心彷彿轉化() 成了不同的生命形態,就像過渡到另一時空一樣,地水火風的生命元素,不同於平常的邏輯呈現,意識的活動和感官的覺受在此階段產生了質能的變化。有如登上清晰的高度,對於物質現象,思惟設想,能有距離的產生全面的觀察,並得到全盤的理解。這就是觀照和見地的能力,轉化了身心的階段,體證五蘊皆空的本來面目時,將不在執礙於五陰迷蓋且悠遊在這些空無自性的假相中。 同時燃起對世間萬象不同的看法,了解這世間的一切以及個人的喜惡和遭遇,都是因為長時間所累積的主觀,而形成理所當然的以為,成為潛意識的一部分(業力)變成習慣和性情展現在生命的過程中,決定了生活和生存的方式。進而塑造了個人或影響他人喜怒哀樂,窮通壽夭的因果。而這些決定生命形態的主觀認知,完全來自於不同的環境,生活點滴,學習互動,習俗風情,社會規範等等,互相累積薰染而成慣性。也就是說人們多數在實踐他人的觀念和想法,活在別人的氛圍裡面,習慣成自然又互為因果,盲目的沉淪於眾說的善惡喜怒,人云亦云之中,失卻了獨立而又超越的思考(覺悟)判斷能力,如飛蛾撲火,迷躍入另一未知的癡迷,無盡輪迴於生命之河。

當修行人豁然開朗,覺悟世間顛倒本莫錯置,明白世間一切煩惱病苦全來自於自內心的惶恐不安所致,所以茫然競逐貪慾.嗔恚.癡迷.驕慢.多疑的假象之中,剎那間所有的煩惱逼迫. 轉化成為平安與喜悅.並從此斷絕了煩惱逼迫與危厄的因緣,回歸無執礙罣慮,無界無邊,圓滿而悠然的自由之中。

五蘊」簡略來說,便是指自我身心內外的五種直覺反應。「色」是指身體感官以及外在的物質世界。「受蘊」就是內心對應外境生起的感覺、感受。「想蘊」內心感受到的外境,加以執取、思惟、想像。、想、行、識 」是內心的精神世界。「行蘊」內心感知順逆境時,所生起的喜怒 哀樂、七情六慾。「識蘊」了解和分別、記憶的功能。「蘊」與「陰」同。能有集聚各種元素而覆蓋真相之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紀老大姓名心理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