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不是忘我

講完三界【感官的界限,物質的界限,意識型態的界限】再來聊一聊無我應該是恰當的。

我們的生活中與週遭的互動,藉著感官尋求慾望滿足,自然引生出稱譏苦樂利衰毀譽的八風執著。這些執著來自於意識型態的累積所產生的主觀認知,進而決定了滿足感官慾望的執取面向,並引生因果互為因果的流轉(劫)。

或者說,當我們面對生活事物的時候,便可以分析自己當下的心行,是偏重於意識型態的左右,或是感官的吸引,還是為他人或當下情境而已。嚴格的說,無論您的分析偏重哪個層次,連帶的在分析的當下都屬於我執。

修行首重無我,如果單從字面解釋,無我不就連我都沒有了,那死掉也還有個靈魂,有個識的存在嘛,還是在有我的境界啊???所以依文解意是不行的。

佛法理面的「我」是多層次的自我,包括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色聲香味觸法的六根六觸六覺十八處見。佛陀認為:修行人超越了自我必能恆生喜悅,展現大能常處勝利之境。但要達到無我就必須先了解自己,佛法說了解自己並不單指、習慣、行為、態度、想法和觀念。更要追溯到這五蘊不同面向的展現和養成的來源。

我們的生命從受胎開始就已經有意識的存在,一直到出生的第一口呼吸前都稱為前世,這一段時期我們承襲時空磁場父母的基因特質成長為我。出生後帶著前世特質,接受世間衣食住行父德母恩供養成長自我,再而學習常識強化自我,待年紀漸長,出外謀是增益自我,情縤增長懷愛自我。動是我、靜也是我、喜怒何處不是我。……等等數不盡的生老病死歷程的生活的我,。也就是說所謂的我實在是由很多的因緣積聚而成(空無實性),這個我的食衣住行育樂都是喧染而來,我的想法、我的喜好、我的習慣都是緣自於的影響,久而久之成為理所當然的框架,命運於焉成形。

修行人講無我,主要是鼓勵超越框架、宗教信仰取向,念誦祝禱,修法打座,怎樣才能成佛,都可能是既有認知的框架。甚至癡迷於某種術法行為,可以達到某種效應都是框架。總括一句,【常、觀、自、在】無我不是忘我,是隨時隨地不帶主觀地,檢視觀察我們所相信的。看看自己的每一個當下是否帶著先入為主的主觀認知、衣食住行、人際互動是否執著於習慣態度,決策有否自我.等等也都是展現無我的方式。【空】講的是因緣合和的無本質概念,【無我】談的是認知一切因緣呈現的本質。屬於不同層次的理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紀老大姓名心理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