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奧秘》第四集:何為八卦(曾仕強)

  孔子在《十翼》也就是《易傳》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就是宇宙的起源,而兩儀,就是陰陽的變化。伏羲一畫開天,這一畫,就是孔子所說的太極,而這一畫所生出來的陰爻和陽爻,就是兩儀,那麼兩儀是怎麼生出四象來的?四象又是怎麼生出八卦來的呢?八卦所代表的,本是地球上的八種自然現象,但是為什麼天被稱作乾,地被稱作坤,水被稱作坎,火被稱作離,雷被稱作震,風被稱作巽,山被稱作艮,澤被稱作兌呢?讓我們繼續跟隨台灣師範大學曾仕強教授,一起來探索:《易經》的奧秘,第四集:何為八卦。
  ●【在線播放】http://www.tudou.com/v/mw_t7TlPRqs

  ●【本集文摘】

    太極生兩儀,兩儀又怎麼能夠生成八卦呢?這當中也有個過程,不是跳躍的。所有事情,只要是自然的,差不多都是有連續性的,不會突然間斷掉。即使表面上看是斷掉了,實際上暗中也是連續的。伏羲氏當年發現宇宙有一定的規律,同時,他也認識到世界上絕不是只有一股力量,如果只有這一股力量,那就太過單調了。這當中有兩個看起來相反,實際上是相成的力量,叫做陰、陽,所以「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就是一陰一陽。
一陰一陽,很容易被誤解為一個陽,一個陰,其實不是這樣,而是有陰有陽,才叫一陰一陽。我們一再重複,如果陰是陰,陽是陽,完全分道揚鑣,這個世界就分裂了。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對父母生出來的小孩,女兒多半像爸爸,兒子多半像媽媽,這是造物的奇妙之處,也是為了使男不要太男,女不要太女。否則,男人越來越男人,女人越來越女人,那就變成兩種人類,一種叫做男人類,一種叫做女人類。現代科學證明,男性的體內存在女性荷爾蒙,女性的體內也有男性荷爾蒙。這不是不男不女,而是男性應該有一些陰柔的氣質,女性有時候也要陽剛一點,不然女性老受欺負,那還得了?
  世界上的東西都是有陰有陽,而且是分不開的。拿一天的氣溫來說,我們早上起床,太陽已經出來了,這時候會覺得熱嗎?不會。因為上面的太陽雖然是熱的,但是熱量還沒有完全照到地面上,大地還是涼的,所以早上叫做少陽(見圖 4-1)。等到了中午,上面下面都熱了,就叫做老陽(見圖4-2)。圖4-1少陽圖4-2老陽

 中國人比較聰明,懂得採取陰的方法來對付陽,中午吃完午飯後,我們通常會稍作休息。我們最懂得宇宙變化的道理,一天之中,人體變化最快的有兩個時段,首先一個就是上午的11點到下午1點,就是正午的時候,我們叫做午時。這個時候人最好少亂動,安安靜靜地休息比較好。但是午覺也不能一睡就睡兩三個小時,搞得晚上睡不著,那樣也不對。午休很好,但要適量,不能過分,二十到三十分鐘為宜。午休後有了精神,就要起來工作,不但可以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也有益於晚上休息。有些人大中午去鍛鍊,我覺得很奇怪,可是大家現在都在學,就是因為不懂陰陽的道理。
  到了黃昏的時候,我們可以感覺到,雖然大氣還很熱,但是上面已經開始涼了,因為夕陽沒有什麼熱量了。太陽快下山的時候,上面慢慢涼起來,下面還是熱的,所以黃昏叫做少陰(見圖4-3)。到了晚上12點,上面下面都冷了,就叫做老陰(見圖4-4)。所以,老陰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保暖,要蓋上被子。圖4-3少陰 圖4-4

    老陰現在科學證明,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是人體造血機能最旺盛的時候,也是一天中人體變化最快的第二個時段。所以,我們建議大家,最好在晚上11點以前睡覺。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最好躺在床上,躲在暖暖的被窩裡,這樣身體才能健康。如果此時還在工作,對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一天當中,按四象來看,從早晨開始,由少陽轉向老陽,正午以後,老陽慢慢轉向少陰,黃昏到半夜,少陰再變成老陰(見圖4-5)。 圖4-5

    一年四季也可以按照四象來看,春天是少陽,夏天是老陽,秋天是少陰,冬天就是老陰。  其實不管在什麼方面,我們都可以用「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見圖4-6)來看待所有的變化,這是《易經》最了不起的地方。如果大家瞭解了陰陽變化的道理,自然就知道該怎麼保護自己的身體,該怎麼過平常的日子。 圖4-6

    《易經》看起來神秘難懂,其實就是對宇宙間自然規律的探索與揭示。人類是自然之子,當然應該遵循大自然的規律,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那麼接下來,四像是怎麼生出八卦來的呢?  太極生兩儀,大家都清楚了,兩儀生四象,大家也明白了。但是,四象不是好現象,因為它太穩定了。所以伏羲氏認為,世界絕對不是四象就可以決定的,因為四像是動不了的。如果潮水每天只是週而復始地漲落,世界還有什麼變化呢?
  我們登山的時候,在山上可以發現很多貝殼。會有人那麼笨,把海裡的貝殼挑到山上去嗎?不會。我們現在知道,很多高山原來都是在深海裡的,隨著地殼的劇烈變化,突然間隆了起來,變成了高山,所以山上才會有貝殼出現。低的地方會變高,高的地方會變低,沙漠會變綠洲,綠洲會變沙漠,從來沒有農作物的冰島慢慢也有希望種植農作物,這就是自然的變化。
    圖4-7八卦是根據四象的陰陽變化生發出來的,這八個卦,也就是八個符號,代表了天地間八種自然現象,但是,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八個符號,又怎樣才能記住這八個符號呢?

    要瞭解《易經》,必須要善於運用我們的想像力。如果不用想像,只是去看很具體的現象,是很難瞭解《易經》的。因為《易經》是完全由符號構成的一個很大很大的系統,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完全把它看成具體的東西。
  八卦是一套非常美麗、非常整齊的符號系統,我們要瞭解八卦,必須積極運用我們的想像力。伏羲氏生活的時代沒有現在的高樓大廈,沒有飛機,甚至連風箏都沒有,他怎麼跟百姓講這八個基本卦呢?我們可以這樣想像:伏羲氏先把「」畫出來,告訴大家這個代表天。相信一定有人會問為什麼「」代表天?伏羲氏告訴大家,回去看看自己的小孩是怎麼畫天的,自然就明白了。
  相信一直到現在,我們任何人,不管有沒有學過畫畫,如果要你把天畫出來,大概都會畫三條弧線(見圖4-8)。因為天有三個特點:第一個,天是覆蓋的,從地的這一頭覆蓋到那一頭,所以我們一定會畫一條很長的弧線; 圖4-8

    第二個,天是多層的,它不是薄薄的一層,而是一層又一層的,所以我們不會畫一條,一定會連續畫三條;第三個,天是不中斷的,我們不會說,那是你家的天,這是我家的天。所以,天是全面覆蓋的,天是多層次的,天是不中斷的。三條弧線後來慢慢變成比較規律一點的三條橫線「」,就代表天。我們可以想像,在最初伏羲氏剛開始畫天的時候,就是這樣來畫的。
天會有三種可能的變化:一種是天上面起變化,一種是天空中起變化,一種是天底下起變化。伏羲氏把這三條線分別代表上、中、下(見圖4-9),他首先把最下面的換成陰的,表示天下面動。他問大家,天下面動代表什麼?那時候沒有高樓大廈,天下面能動的就是樹木。樹木搖動會給人什麼感覺?我們會說樹木搖了嗎?大概不會。看見樹木搖動,我們通常會說風來了,所以天下面動就是風(見圖4-10)。

天底下動,本來是樹在搖動,但是樹在搖動是具體的象,而且跟我們沒有很密切的關係,所以要把它抽離出來,換成代表著跟人類有密切關係的自然現象,就是風。科學只會說樹在搖動,很少會告訴你風來了,可是人比較重視的是感覺,風來了,我好加衣服,樹動關我什麼事?科學跟《易經》的差別就在這裡。 圖4-9 圖4-10  天當中動,是什麼?是鳥嗎?不是。你告訴別人,一隻鳥飛過來了,別人不會有什麼感覺,最多看一眼而已,不會認為是天空中動。那什麼東西在天空中動會引起大家的注意?是火(見圖4-11)。以前森林也會有野火,火一燒起來,火光衝天,濃煙滾滾,大家遠遠看去,就像是天空中著火了一樣,而且能感覺到火勢在漫延,於是會很小心,很注意,會躲得遠遠的。所以天空中動就是火。 圖4-11 圖4-12天上面動就比較難想像了。伏羲那個時候沒有飛機,也沒有衛星,他怎麼知道什麼東西在天上面動?人類實在太聰明了,我們到池塘旁邊去看就會發現,天的倒影在水波的底下,水的波浪正好在天的上面。這種情況在狹窄流動的河水上是不容易看到的,要開闊而平靜的湖澤才能清楚地看到天的倒影,所以天上面動不能籠統地稱為水,而大面積聚集的水域我們稱之為澤,於是天上面動就叫做澤(見圖4-12)。

大自然中最主要的元素,就是天和地,所以伏羲氏首先創造了天的符號,並由天衍生出了風、火、澤這三個符號,也就是大自然的三種現象。那麼,地的符號是怎麼產生的?由此衍生出哪三個符號?又都代表了哪些自然現象呢?

  伏羲氏問大家:天畫完了,地該怎麼畫?這個時候就有一個聰明人說,地跟天基本上是一樣的,也是很廣大的,也是一層一層的,不是只有薄薄的一層,所以也是要三畫。但地和天有所區別,天是連續的,是沒有界線的,但地卻是斷裂的,是有界線的。現在國家跟國家之間有國界線,村莊與村莊之間有村界線,甚至每一家與每一家之間都有分界線,而且分得很清楚。所以三條連在一起的橫線叫天,三條斷開的橫線就叫地(見圖4-13)。這一點大家都比較容易接受。 圖4-13

  地有個很突出的優點,就是很寬厚,就算人們把有毒有害的東西都埋進去,它也從來不說話,從來不抗議。所以我們說地是厚德載物,怎麼樣都可以,只要不過分就好。和天的三種變化一樣,地也有三種可能的變化:地底下動、地當中動、地上面動。
 地底下動是什麼呢?有人想到是地裡的蟲子,但是蟲子對人有什麼影響?於是又有人說是打雷。可是有人反對,說雷是在天上打的。伏羲就問大家,如果雷只是在天上打,我們人會怕嗎? 圖4-14不會,可能反而會很高興,好像放鞭炮一樣。但雷會直接打到地上來,讓人覺得地底下在動,人就害怕了(見圖4-14)。

    大家一致認同,雷一打起來是天搖地動,不但打到地上,還打到很深的地下去,整個地彷彿都要裂開了,就好像有一股力量要從地裡面衝出來。所以打雷的時候,大家通常都是感覺到地底下在動。天搖大家不怕,地動就比較可怕了,最後大家都同意,地底下動就叫雷(見圖4-15)。
    地當中動,大家就很容易想像了。大地當中有一條條的水脈,一直綿延不絕,川流不息,那就是河,也就是水,所以我們把地當中動叫做水(見圖4-16)。我們前面也說過,「水」字就是根據水流的形象造出來的象形字。後來從伏羲的八卦中演化出很多字來,但是伏羲氏畫八卦的用意不是造字,而是要告訴我們整個宇宙的狀況,讓我們知道怎樣去適應,怎樣去改善。 圖4-15 圖4-16

    水是一個陽跑到兩個陰的當中去,其實大家可以想像,這個卦就是男女交合的象,兩個陰就是女性的生殖器,當中的這個陽就是男性的生殖器,這是很形象的。有人說外國人對性很有研究,我覺得這是很奇怪的,我們中國人很巧妙地把生物性的東西,變成文化性的,我們是最了不起的。我們就以接吻為例,中國人知道,那是動物性的,我們想那樣做,也要找個偏僻一點的地方,因為我們已經不是純動物了,我們是有文化的。
    中國人把男女的性行為,當做一種文化的行為,而不是動物的行為。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難道我們是偽君子,刻意要這樣做嗎?不是。我們往往認為動物好像是想交配就交配,其實錯了,動物一年當中,老天只准它交配一次、兩次或者三次,次數是有限的。動物是完全聽天由命的,交配期到了不交配也不行,交配期過了,想交配也不可以。人不是,老天給了人很大的自由,但是如果人想交配就交配,那不天下大亂了?所以,既然老天給我們自由,讓我們創造,讓我們自主,我們就要自律,就應該自己管好自己,不能性氾濫。
  孟子有一天回到家裡,看到妻子衣服沒有穿好,就很生氣地訓斥妻子。孟子的母親為兒媳婦求情,說在家裡沒有關係。孟子卻執意說不行,因為他認為這是非常要緊的問題。孟子的這種觀念對我們的影響是很深遠的。夫婦只有在臥室裡面才是夫婦,一出了臥室,就不是夫婦了,要麼是人家的兒子、媳婦,要麼是人家的爸爸、媽媽。父母不可以在未成年的子女面前擁抱、接吻,做一些性行為,這才叫中華文化。
伏羲又問大家,「」 是什麼?馬上就有人回答是地上面動。可是地上面動的東西太多了,什麼動大家才會注意?就是山(見圖4-17)。因為那時候山是地面上隆起來最高的地方。 圖4-17但是山也會動嗎?山當然也會動,山動就叫做走山。山一直都在不停地動,只是動得很緩慢,幅度比較小,平常我們很難感覺到,所以我們才說「不動如山」。
圖4-17


圖4-18
    現在我們知道,八個卦象代表的就是地球上的八種自然現象:天、地、水、火、雷、風、山、澤。但是為什麼在八卦中它們又被稱作乾、坤、坎、離、震、巽、艮、兌呢?

    八卦的名稱,最早完全是從與人類生活有密切關係的八種自然現象中提取出來的,可是如果總用這種很具體的東西來象徵,那八卦的作用就不大了。我們的古聖先賢非常高明,把這八種自然現象的特性,用現代的話說叫做萃取出來,將八卦由原來的天、地、水、火、雷、風、山、澤變成乾、坤、坎、離、震、巽、艮、兌(見圖 4-19)。這八種特性正好配上八種自然現象,所有跟人類有關的事物都離不開這八種特性。 圖4-19

  天為什麼會變成乾呢?因為天最大的特性就是健(天行健),它可以不停往前、往外去發揚。換句話說,天是最有創造力的。我們常說天生萬物,萬物都是天生的,還不夠有創造力嗎?天能有這種創造力,是因為它很剛健,永遠不停息。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有剛健的成分,所以我們就把天說成乾,這樣就可以用在方方面面,也擴大了天的能量。地非常順,它最沒有意見,最懂得配合,所以把它叫做坤。坤的意思就是很柔順。

在八卦中,天為乾,地為坤,所以在中國的文字中,常用乾坤兩個字,來代表整個天下。但是為什麼在八卦中,水被稱作坎,火被稱作離,雷被稱作震,風被稱作巽,山被稱作艮,澤被稱作兌呢?

  天離我們很遠,讓人覺得高遠而崇敬,地在我們腳下,讓我們有種踏踏實實的感覺,可是一碰到水,大家就知道那是很危險的。水可以解釋為沒有泥土的陸地,所以我們把水稱為坎。「坎」這個字分開來看,一個是「欠」,一個是「土」,就是缺少土的意思。人是不能離開土的,一旦「欠土」,人就很危險,所以我們會說坎坷、坎險,取的就是水的特性。
  人生其實像水一樣,中國人的民族性完全是跟黃河學習的。水流得很平靜、很順暢的時候,是沒有聲音的,可是一旦碰到阻礙,就會咆哮了。水是很可愛的,沒有水我們活不了,但是水對人來說是充滿坎坷的,它隨時會帶來很多災難。把水搞通了,很多學問都通了。
  火叫做離,這個就更有意思了。火就是太陽,太陽每天從東方一升起來,就開始要離開東方了。太陽每天的工作,就是離開東方跑到西方去,所以火的特性就是離。火一定要依附在別的東西上面才可以燃燒,一離開附著的東西,火就沒有了。我們要生火,就一定要有柴才行,柴燒光了,火也就隨之熄滅了。我們現在撲救森林火災,會挖一條隔離溝,把火區隔離起來,使火勢限定在一定的範圍內,火在裡面,只要不燒出來就好了,用的就是這個離卦。
  山叫艮,這個卦非常重要,艮就是叫你適可而止。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適可而止,不要過分奢求。我們爬山的時候,爬累了就要休息一下,不能一味硬撐,否則還沒到山頂就累死了。爬山要慢,這樣才能欣賞美景,爬山快,那就變成挑夫了。所以,有的事情要快才好,有的事情卻是要慢一點才好。
    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適可而止,不要過分奢求。——《易經》的智慧
    開汽車的人,不會去看什麼風景,沿途什麼樣都不知道,因為整天只知道開車,卻忘記了車只是工具而已。騎自行車的人就能看到四周的風景,走路的人除了駐足觀賞以外,還可以照張相、畫幅畫,更加自由自在。我們現在總是強調快快快,我覺得很奇怪。該快要快,該慢要慢,這才是《易經》的道理。該準時要準時,不該準時又為什麼要準時呢?我明明知道那個人準備要罵我,要打我,我還準時去挨打挨罵,那我不是傻瓜嗎?孔子說過,我們只對講信用的人有信用,不可以對小人講信用。可是一般人都認為對任何人都要講信用,那是很奇怪的,對小人講信用有什麼用?

    現在我們知道了水為坎,山為艮,火為離的道理,雷被稱為震也是很好理解的,因為打雷時,整個大地都在震動。但是,風為什麼被稱作巽,澤為什麼被稱作兌呢?

  最有趣的就是把風叫做巽,把澤叫做兌。風是無孔不入的,太陽還有照不到的地方,可風哪裡都吹得進去,而且風吹起來很齊,沒有任何偏心。我們看到,風吹過的地方,所有草都是向一面倒的。凡是很齊,而且哪裡都進得去的東西,我們就把它叫做巽。
  澤為什麼是兌呢?當我們到清澈的池塘旁邊去,通常都會感覺到心情很愉快,因為池塘旁邊多半有些樹木,景色很美,令人賞心悅目。兌加上個「心」,就是悅。什麼事情最令人喜悅?就是別人給你一張支票,居然兌現了,這時候當然會很開心。
  《易經》雖然很古老,但是它跟我們的生活很貼近,因為我們隨時隨地都在用它。《易經》的道理可以講得很淺顯,但是也可以講得非常深奧,完全看你自己如何去對待。因為它廣大精微,無所不包,什麼都可以用它的道理來講,但是怎麼講,也都只是講到它的一部分,而且是一小部分。
  我必須要說明,這一切並不完全是伏羲一個人所創造的,中國人所有的東西都是集體創造的。而且我們也不相信,是到周文王才把八卦重卦為六十四卦的。文王當年是七進位,還不是十進位,所以文獻記載他被紂王關了一百天,實際是關了四十九天。以前數字的意義跟我們現在的不完全一樣,《易經》裡面講三不一定就是三,它代表多數,講十不一定是十,很多很多就叫十。
  我們今天認為任何數字都要精確,這種觀念有待商榷。應該精確的時候要一絲不苟,一分不差,不需要精確的時候,非要那麼精確,其實是浪費成本,浪費時間,最後也沒什麼用處。中國現在有多少人?標準答案是誰也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現實。說話間多少人生出來,多少人死掉,怎麼來得及統計呢?有人問你身上有幾塊錢,說「不知道」的,是很有福氣的人。如果有人說自己口袋裡有一百二十七塊錢,一張一百的,兩張十塊的,還有七塊錢是零的,那這個人真是勞碌命,真的是福氣很薄。記這些干什麼呢?記得再清楚,也不會多出一塊錢來!但是當會計、當出納的人,賬目一分一釐都要清楚,不能說自己不知道。當到總經理,還要知道現在有多少庫存,那最後一定被活活累死了,底下人也沒有辦法做事情了。高層只要掌握個概略數就好了,基層的要知道得越準確越好。我們慢慢體會,各司其職,也是八卦所反映出來的道理。
    我們知道了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還要特別注意這個「生」字,它不是分。如果說太極分兩儀,兩儀分四象,四象分八卦,那就完了。《易經》講的是「生」!爸爸媽媽生了兒女,爸爸媽媽都還在。我手裡有一百塊錢,分你五十塊,分他五十塊,我就一分都沒有了。生和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生生才可以不息,但是一分,就會有人受傷。我們中國人是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分到好像沒有分,沒有分又好像有分,這是最合乎自然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紀老大姓名心理學 的頭像
    紀老大姓名心理學

    紀老大姓名心理學

    紀老大姓名心理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